8月5日,我系马兰老师带领淮北市第一实验小学的“淮北小记者”们赴淮北南山汉文化博物馆开展研学实践活动,开启“古韵南山·绿金淮北”探秘之旅。
探寻南山古韵 盛赞盛世华章
南山地处淮北市区东部卧龙山脚下,风景秀丽,历史悠久。春秋时期的颛孙子张曾在这里定居并著书立说;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曾躲藏在南山村一处耕地的犁下;东汉时期,光武帝的次子刘辅在相城建立沛国,成为东汉时期的第一大诸侯国。南山地区出土了众多的汉代画像石、汉代墓葬和汉代陶器,大汉王朝的盛世华章在这里熠熠生辉。
欣赏众多的非遗 见证丰厚的民俗文化
淮北历来民风淳朴,拥有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热烈奔放的杜集腰鼓、诙谐幽默的淮北花鼓戏、大气磅礴的舞狮旱船、高亢嘹亮的淮北唢呐、造型各异的团圆面灯、芳香怡人的香包、活泼可爱的虎头鞋帽、意境悠远的淮北瓷刻、惟妙惟肖的淮北面塑、流光溢彩的玻璃灯工、虚实相生的剪纸……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不凸显着它丰厚的民间文化。
走进红色的热土 领略家国情怀
南山,还是一片红色热土。抗战时期,彭雪枫将军在此领导小朱庄战斗,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。新中国成立后,淮北因煤而立、缘煤而兴,一代代煤矿工人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。在这方土地上,不同时期的人民身上体现出来的奉献、工匠、尚义和奋斗精神,向我们展现了他们的高尚情操和家国理想。
此次“古韵南山·绿金淮北”的研学实践活动是我院“人文素质”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它采用研学旅行的方式,以参观历史文化博物馆为教学形式,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热爱国家、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。
淮北市实验小学的小记者们在此次研学实践活动中,纷纷拿起他们手中的笔和纸记录下自己所看、所听、所问的一切。通过此次研学实践活动,小记者们全方位地了解了淮北的历史变迁、民俗文化及人文情怀。学生们纷纷表示,要好好学习,将来更好地建设“绿金淮北”。